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【记录独立律师,律师独立执业】,以下3个关于【记录独立律师,律师独立执业】的北京法律知识分享,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北京法律知识。
律师执业:独立一周年
飞逝,于似乎遥不可期,可于过去总如白驹过隙,转眼之间,我离开团队独立执业已经一整年了。这一年,是筚路缕、投石问路的一年,是厚积累土、固本足下的一年,也是无拘无、潇洒随性的一年。
一、回顾
去年今日,我到单位办理完交接手续,正式成为了一名没人给发工资的提成律师。整个6月,没干什么正事,基本上可以算是份工作结后的休假期,除了看渤海小吏的封建脉络中的两悲歌外,便是攒了文章人生各有时——一个青年律师的独立言。
7月开始正式考虑市场开问题,开通了微信公众号、头条号、百家号等自媒体平台,也购买了网推会员。同时也开始了注会综合的复。如此持续到8月份,基本的节奏便是白天看书、写文章,晚上健身房。临近考试时,转力准备考试,奈考试期了,因担心期变为取消,复的事只好暂缓。8月份的最后一天,正式开张了,接待了个当面咨询,收咨询600元。其实之前在上也会接到一些咨询,但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,不算开张。
我时常有这样的体会,类似的事情总会接连地出现。个咨询没多久,另一个咨询业务也紧接着出现了。随后,我的咨询报价也由600元涨到了1000元,并且仍然有人买单。
9月10号后我开始重新捡起注会,因为9月21日考试,万,它归还是考了。考完试后,我开始考虑产品化的打造了,于是便做起了讲课的课件。听别人讲课时没感觉,但自己要去讲时才做个课件是真劲儿,老夫子讲的“教然后知困”,诚不余欺。讲一个小时的内容,至少得有3个小时的。课件赶在十一假期结前做完了,然后在朋友的帮忙安排下,于10月20日在的直播平台上进行了课输出,反响还不错,截至今日,已经有1000多次播放了。虽然没直接带来业务,但讲课做为律师市场开的必备技能,还是要多找机会训练的。
几时,我觉得我当初没直接做诉讼有些走了弯路,但其实所有的经历都有它的意义。10月底,在朋友的介绍下,成交了一个投资尽职调业务。同样,类似的事情总会接连地出现,另一个前前老板介绍的尽职调业务也来了。11月还听了课,虽然听完记不住什么,但学过的东西在需要用到的时候总会有个印象。
12月份突然间便来了个土耳其的外国客户,以我这个英语水平,根本就没想到还能做涉外业务。来访人员中有老外,好在有他的中国同事可以翻译,案件顺利谈成。
1月份又有朋友介绍了个国企的法律,本想国企的业务应该需要走个招投标序,没想到开了个视频会议也便成交了。
2月份又有朋友介绍了个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收购目的尽调业务,谈个目后,紧接着便做了它的二个目,三个目因为忙不开没办法做,四个目本已经准备二天进场了,但头天晚上因收购股东内部意见不统一,暂时搁置了。
3月份有朋友介绍了个个人客户的案子,其实也可以成交,但因为一些原因不太想做,便转介绍给转介绍给朋友做了。4月份貌似没啥案子,看看书,写写文章。5月份虽然疫情封控,但仍有朋友介绍案子成交。
回望过去的一年,就收入来说,基本和在团队时持平,也还算可以。在此,要真心感谢各路朋友们的相助,让我在起步阶可以顺利扬帆。
二、感想
1、自由意志
当年罗与王自如网络约架的最后,罗道:“你如果是被包养的呢,就不要谈独立人格!”。恪先生也有云:”独立之人格,自由之!”有独立人格,才有自由,自由也即自由意志。
谁都有自由意志,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,但生存于世,大多数时候还是需要委曲求全、听命于人。没办法,社会的客观规律就是不同的人掌握不同的资源。掌握资源多的一方才能拥有更多的自由,而掌握资源少的一方则不得不出卖自由来换取资源。
很多人做律师的初心,可能就是觉得律师自由,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,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。但实际上,律师刚开始根本不可能有自由,因为需要上班挣钱学经验,有些团队甚至是7×24小时的随时待命状态,连一个完整的休息日都可能是奢望。这也没办法,拿人钱,听人话,自古使然。
在有一定经验和积累后,走上独立道路的律师才算是能实现初心,没人发工资也就不会有人管,可以自己事务自己决定、自己时间自己安排。
2、收入模式
刚开始工作的时候,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律所,都是通过出卖时间来按月获取收入,取得收入的时间基本都是固定的发工资的时间。而独立之后,收入模式不再是每月固定的工资, 而是通过获客交易赚取的利润。
拿工资时,收入相对稳定;拿利润时,收入极不稳定。但这种不稳定性却更容易带来收入上限的突破,一来是客户的积累,二来是风险收在日后的兑现。听过一句话,加班是挣不了大钱的,挣大钱靠的是效率的提升。独立之后,关于挣钱效率的体会会更加深刻。
挣钱效率的提升,一是要增加自己用以交换的产品或服务的稀缺性,二是要嵌入到更有价值的社会关系当中。一点指的是做大多数人做不了的业务,二点是指尽可能地展自己的人脉。
3、机会成本
我本科时的专业是工理,上经济学课时学到的一个很重要的词便是机会成本,大致意思是说你做一件事时就需要放弃另一件事,而这个被放弃做另一件事产生的收便是机会成本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很多时候也就只能专注件事。比如考注会的时候就没有精力去学英语,天班后就不想再去锻炼。因为上班而不能去做或不想去做的事,可以认为是上班的机会成本。
前面提到挣钱效率的提升,一点是增加自己用以交换的产品或服务的稀缺性,具体做法便是钻研某一细分领域的专业,建立起自己相对于他人的信息优势,形成自己的壁垒。二点是嵌入到更有价值的社会关系当中,也就是去搭建自己的人脉。而以上两点,其是一点,是一个特别耗时间的工作。这就需要在选择专业领域时选择相对细分的领域,精力分配上要有所侧重,该放弃的就放弃,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。“既要又要还要”模式,对我这种天资平平之人是行不通的。
4、市场感知
在团队拿固定工资,是不用去承担市场风险的,这一块的压力老板替你扛了。而独立后就需要自己去面对市场风险。律师业务其实就是律师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法律服务,单个律师不可能提供所有的服务,一定要有所选择。选择什么样的业务一是要考量自身的资源禀赋,二是要考量市场上的需求。资源禀赋,不之间的差异比较大,个性化比较强;而市场需求,这个确实是需要去感知的,而这一块的能力,也需要在实践中开发。我接触了很多律师,很多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打法,都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开市场。此外,关于市场格局、市场趋势的感知与判断,可能也是市场能力的必要内容。而对市场的判断,其实是会影响自己资源的投入的,资源包括传推资源和时间资源。
人在不同的阶,都会有不同的使命,也会有不同的能力需要去提升。每个人的剧本中,不同时间都会是不同的剧情。
三、
去单位的路上总会经过东地亚中心,其角放着一块方形的巨石,上面刻着道德经里的一话: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不论怎样,现今的毫末、累土、足下,都是必经历的阶。而现今所为之事,也在成就着将来。大风起萍之末,厚积而薄发。
前几天,罗大佑开了视频演唱会,有人问罗大佑,“你唱了一辈子的歌不腻吗?你看有很多乐队都会中途休唱几年呢”,定地表示:没有,因为人生是由不同阶构成的,当你大学业,当你进入一恋情,当你结婚,当你有小孩,当你… …所有这些阶都会给你带来不同的体验和感受,会有新的灵感出现。从非诉律师到诉讼律师,从工薪律师到提成律师再到合伙人律师,有些人还会自己开所成为律师,做律师的不同阶,也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。
企业家言中有这么几句话: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,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,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;我寻找机会,但我不寻求安稳;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,我要梦想,我要创造,我要失败,我也要。
旭旭律师
2022年6月1日
楚律所 | 执业感悟:初次带实律师
一、写在前面的话
之所以想谈谈关于初次指导实律师的感悟,主要两个方面的原因。一方面,十几年过去了,师带我的情景总在眼前浮现,且越来越清晰。另一方面,我带的一名实律师马上要独立执业了,我却有点不安,不断反思过去一年多自己有哪些误弟的地方。
决定带一名实律师之前,我搜索过相关的书。绝大多数是教导实律师该如成的,面向的群体是实律师。告诉老律师(行业规定指导实的律师至少要执业5年,本文暂且不严谨地称之律师)如指导实律师的书非常匮乏,只能从律师协会汇编的实里面找到一些引子。
带实律师也要这么纠结一番,跟我自己的观念存在很大关系。实律师一方面要处理一些指导律师安排的任务,另一方面要通过任务的完成掌握正式执业所需的基本技能。两者同等重要。实律师与指导律师应该是相互促进、彼此成就的关系。这也是我师的言行传递给我的感受。
二、创造出差办案的机会
当年我刚去律所实的二天,师就带我去神架办案了。车载音乐一剪和山景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,至今挥散不去。去年,我也给新来的实律师创造了一次出差办案的机会。当然前提是没有额外增加委托人的经济负担。我们一路去了最高法再审立案、最高检诉、北京裁委开庭、四法庭诉。真实体验了法律规与现状的落差、办理业务对律师综合能力的考验以及异地的风土人情。回到后,再次感受了一次被集中隔离的滋味。
三、帮助寻找比律师更重要的东西
实律师的补助微薄,大概是比较普遍的现状。所以,不少实律师会憧憬自己发大财的样子。我已经执业十多年了,也没有发财。所以,我想我个人经历可以分证明,不是每个人做律师都可以发大财的。
我们一起工伤案件,委托人是六、七年前认识我的,现在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,却不遭遇了交通事故。考虑案件的序冗以及当事人的特殊情,我们让委托人暂时不付律师,先把事情办完。请工伤认定之后,所在单位提供了一份劳务协议,称不存在关系,不能按工伤处理。果然,工伤认定部门中止了认定。审理后撤销了中止认定的决定,责令工伤认定部门直接作出结论。
还有一起两年前正当防不起诉的案件,2021年底部出台了可以开无犯罪记录证明的规定。但是,我们的委托人却始开不出来,多次受阻。我们陪同委托人也开不出来。最后,我们联系原承办检察官,并指导委托人提交了书面材料,问题得以解决。
取得前面两例的成果,收点律师是有道理的。然而,这一类委托人是真真切切地遇到了困难,而不是道德绑架律师要求免。他们分信任律师,更相信法律能够给他们。这是最宝贵、最难得的,也是值得我们律师去维护的。他们虽然经济困难,但是他们比些拿着票子指使律师走后门、拉关系、保证结果的当事人更加令我尊重、感动。这样类似的经历,我认为不妨让实律师多亲身经历一些。我相信,这样的经历越深刻,越会成为“利欲熏心”之路的绊脚石。
四、引导其坚定对法律的信心
我们一起执行夫妻共有房屋的案件,被执行财产都在外省。受疫情影响,执书送达比较困难,给执行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。执行立案几个月之后,执行人员告知我们找不到共有人,难以推进。电话里接到这个消息后,我们虽然不接受,但是仍然礼貌地回复,看到我们的书面意见后再做决定。与执行人员以书面形式交换意见之后,大家取得了共识,认为继续推进没有法律障碍。
还有一起债权人撤销权案件,争议颇多。法官也耐心地提示了我们实践中的多种判法,释明了相关风险。但是,我们吃透了案件,收集了专著、文章、案例等比较详实的资料,最影响了法官的内心确信,作出了我们预想的判决。
碰到这样棘手的案件,实律师通常是手无策的。找关系、抱怨或者放弃,恐怕是最先出现在他们大脑中的解决办法。越是在这种时候,指导律师更加应该坚定地正确引导其相信法律,不卑不地据理力争。作为律师,我们无权无势,我们最应该相信的就是法律。否则,一旦选择其他不合法、不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,将给实律师日后的职业生涯上阴影。
五、“教会弟、饿死师”
律师执业之前,法律规定必实一年。所以,实律师总是绕不开指导律师,“教会弟、饿死师”的也总会有人提到。这种有没有道理,不是我能评价得了的。不过,我认为如果非常赞同这个,么要么是指导律师不够,要么是自己选错了实律师。个行业都需要后继有人,律师行业也不例外。现在的老律师也都是在前辈的积累起来的。也,前辈没有直接指导过老律师,但是前辈的经典案例被我们引用,前辈的据理力争改善了我们的执业环境等等。所以,我没有苦恼教会弟是否会饿死自己。中学前校先生说:“作为律师,苦乐是你个人的感觉,善恶是你的社会,成败是你个人的事业,而律师职业的兴衰关系的命运。”读到这句话的时候,更如醍醐灌顶。
律师事务所收分配太复杂?合思·易快报推出专属行业化解决方案
要问疫情的“黑天鹅”没有影响到哪个行业,律所行业绝对算得上是非常罕见的一个。根据Law.com International 统计,中国营收最45家律所2021年营收总额约合币979亿元,比疫情前的2018年高出58%。
逆流而上的律所行业还有烦恼吗?有。其是占比更合伙人制律师事务所,无论是鼎名的“红圈所”还是中小型律师事务所,都因“复杂的目型组织架构”“提薪制的薪资结构”“人力成本作为主要经营成本”等特性,无法避免地面临核心痛点——收分配。
“一个目收怎么计算、怎么分、什么时候分、分多少”
“想提款还要给财务打电话问账上属于我的可提金额还有多少”
“每个人的利润分配、目回款和提取都是excel记录,保不齐就被谁看到了”
同时,对于全国规模的大型律师事务所而言,各分所之间财务不统一、人力资源/行政管理不统一、系统不统一、作业标准不统一的情多有发生,在运营、作业和决策层面,通过数字化实现一体化迫在眉睫。
01 律所收分配竟如此之难?
作为合伙人制律师事务所的财务管理核心,收分配直接关乎律所可持续发展。
合伙人制律所目前大多正在朝向“一体化”转型,即高级合伙致,统一管理律所发展,实行案源公用、助理公用等统一管理措,团队间配合,由此确保收分配制度的系统性、科学性,以及由此产生的力,关乎律所整体发展路径。
如此重要的一环,却已困扰律所行业。目前,由于缺乏体系化、线上化的收分配制流,律所行业存在以下现象:
收分配随意性大
大部分律师事务所成立后往往忙于收案、办案,获取收后,时分配、怎样分配等问题往往基于合伙人的个人判断,而非根据律所的资需求、结构等因素来确定。
收分配序不规
律所为减轻税负,往往没有按照律、会计制度规定的序进行收分配,而是将部分收转接到各类成本用中摊销,分配序不规。
收分配不确定性高
律所目周期、影响因素多、回款规则复杂,目收在形成时间、最金额上具有不确定性,从而导致收分配的时间、节奏和金额波动大。
财务数据无法支持高层决策
不够明确的收分配制体系化流,以及过线下账目和人工参与,导致财务数据难以实时、准确反映发展律所经营状和发展状态,难以有效支持律所管理者决策。
这也让律所中的高级合伙人律师、个人律师、财务人员产生困扰:
? 对于高级合伙人律师,敏感信息隔离成难题,团队资金管理难以提前规划;线下做账合规风险大,团队账目不清,用不可追溯,财务数据滞后且不够准确,管理控制力低。
?对于个人律师,收入明细、账目情不透明,账目线下记录时力;每次都需要询问财务可提余额,出错率高、沟通低效。
?对于律所财务人员, 重复性工作多而繁杂,财务完全为律师服务,无法释放更多创造力到更的事中,难以发挥财务在战略发展、数据方面的核心作用。
?对于律所,投资资等期行为依于资金情,收分配随意也导致律所远性规划缺失。
02 全面解决律所难题,这一解决方案够赞!
针对律所行业的上述控难题,合思·易快报推出律所行业化解决方案——针对高伙团队、个人律师、独立律师、法援部门等多种业务部门提供资账,将收分配规则在系统内预置,搭建系统化的、实时更新的律师账目台账。同时,实现台账与单据互相关联,行为产生后自动更新数据,实现律所收分配流的体系化、线上化、自动化。
此前,多数律所收分配通常为——律师提要求,财务人员去资金提款后,通过线下excel记录资金往来,收分配随意性大,不连续,无规则。在合思·易快报律所行业化解决方案的加持下,律所行业控难题得以逐一打破:
亮点一:案件回款自动分配
产生案件回款时,财务提回款单记录案件回款,在提单时关联高伙/独立律师台账,录入回款后按照比例自动计入各业务部门台账。
亮点二:直提、票提金额计算
回款进入到台账后,直提、票提金额自动计算,计算公式可自定义配置,无需开发。律师可看自己账目下可票提金额、可直提金额,用清晰可追溯。“高拍仪拍票”功能可实现一次拍摄多张并智能切割,帮助财务高效审票。
亮点三:往来性资金管理